为深入挖掘苏州古城文化底蕴,深化师生对苏州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5月13日上午,“移动智搜第一季之探秘相门城墙”活动成功举办。此活动作为苏州大学2025年读书节系列项目之一,纳入市委宣传部、姑苏区文旅委等部门组织的“东吴映古城·姑苏再焕新”活动。

活动吸引了30余名师生和众多市民参与,信息服务部教学团队带领大家一边参观相门城墙,一边聆听带队老师讲述苏州古城建城史,尤其是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建城理念,让师生对苏州古城的起源与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同学们利用地图软件查找现存城门方位,借助实景图观察城门样貌,将历史知识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在城墙南段,师生利用传统搜索引擎与AI检索工具解析了“钩邑相徽”匾额与楹联的文化内涵,对城砖铭文进行图像识别并追溯御窑金砖历史、解析古代匠人工艺,在检索实践中感受历史与多元化数字工具的碰撞。行至城墙北段,师生积极探索苏州城“双面绣”特质,仔细观察城墙两侧景观差异,感悟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师生利用AI检索工具提取了《吴地记》中关于相门的原始记载,对比网络资源与专业文献的异同,还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检索相门城墙文化活动话题,探讨城墙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在城墙博物馆内,讲解员带领师生进一步解析苏州古城及城墙的历史变迁,丰富完善师生的知识体系。

此次活动聚焦信息环境下师生普遍使用移动智能设备的习惯,以历史遗迹为实景课堂,通过实地+实时检索,有效推动了信息素养教育与地方文化传承的创新融合,为传统文化在智能时代的活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