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浙江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上海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宁波大学图书馆与科学出版社共同承办的“AI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宁波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宁波大学等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长、专家、青年学者、业务骨干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馆藏资源建设的发展路径。江苏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兼)、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黄贤金,江苏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姜晓云出席研讨会并作主题报告。
宁波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周青,浙江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浙江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王苑,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陈亮先后致辞。开幕式和特邀专家报告由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陈青松主持。
周青在致辞中介绍了宁波大学及宁大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并强调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化行动纲要(2025-2030)》明确提出了“构建全域智慧教育新基建,打造泛在化、智能化、协同化的国家知识服务体系”。他指出,图书馆要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明确数字馆藏资源建设的战略定位和创新路径,实现图书馆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王苑在致辞中表示,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的核心枢纽,既是数字化转型的前沿阵地,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她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达成三点共识:一是共谋战略定位,构建“需求-技术-服务”闭环生态;二是共建协同机制,深化长三角区域联动;三是共探技术赋能,打造智慧服务新范式。陈亮在致辞指出,面对AI浪潮,图书馆正从“资源仓库”向“智慧知识中枢”转型,未来需深化知识组织等应用。科学出版社作为学术出版国家队,正推进知识图谱生态、专业数据库和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并加大AI研发投入,愿与高校图书馆合作,共同推动学术繁荣与科技进步。
本次会议共安排了2个特邀专家报告和9个主题报告。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深数据专家、数据资源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钱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台部副主任李荪分别作题为“面向AI4S科技文献知识底座建设理论体系研究与实践”和“高质量数据集构建和场景应用探索”的专家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前沿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经验。
在主题报告环节,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黄贤金、上海市高校图工委常务副秘书长郭晶、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储节旺、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姜晓云和宁波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柏嵩分别以题为“基于AI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转型探索”“馆社融合发展的再思考”“AI背景下知识图谱与学术文献资源建设”“趋势 形势 乘势 江苏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分析”“AI驱动的馆藏资源高质量建设与服务转型思考”的作了主题报告。苏州大学图书馆馆长钱万里主持。
科学出版社、数字销售部副主任杨凯俊,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新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徐明,南通大学图书馆馆长徐毅分别作了题为“助力学科服务创新——AI赋能开放获取阅读新范式”“技术赋能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的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为例”“AI技术与大学图书馆:挑战、机遇与应对策略”“AI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实践与思考-以张謇学数字人文平台为例”的主题报告,宁波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高兆云主持。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议题多元,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为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会议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启发了创新灵感,为推动构建开放、协同、智慧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生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深化技术赋能,共同探索AI时代图书馆发展的新路径与新价值。
